一、案例簡介
為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轉型跨越的“氣化山西”的總體戰略部署,山西省煤炭地質局于2013年向山西省國土資源廳成功申請了山西省沁水煤田榆社-武鄉區塊煤層氣頁巖氣綜合勘查項目,并由山西省煤炭地質物探測繪院(以下簡稱“我院”)進行該區塊二維地震勘探工作。
該項目2015-2016年在榆社-武鄉區塊(面積約1219.72km2)共部署13條二維地震勘探線,炮線長度374.36km,滿覆蓋剖面長度共332.76km。2016年續作區塊在原測線D6-D9之間,共加密了3條測線,滿覆蓋32.64km。為了查明該研究區主要煤層、頁巖層等含氣儲層的空間展布、構造形態,并對儲層的含氣性進行預測研究,我院聯合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開展了疊后地震非線性隨機反演、疊后流體檢測和疊前多參數反演等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工作。
二、主要成效
初步查明了區塊的構造形態和斷裂特征,刻畫了儲層的厚度和空間展布,預測了儲層的含氣性、孔隙度特征,圈定了含氣有利區,提供了建議井位,有效指導了鉆探工程,形成了一套針對深部煤層氣頁巖氣的地震勘探方法技術體系,為榆社武鄉5455億立方米超大型氣田的發現、為山西省深部煤層氣頁巖氣資源調查取得突破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2017年4月5日10:00以5m3/h點火(估值), 點火后流、套壓相對穩定;2017年7月1日進入產能測試階段,產氣量500m3/d;截止目前,產氣量穩定在1200m3/d。
圖5 點火現場